日文中的「人物像(じんぶつぞう)」,意思是對於特定人物角色的輪廓或樣子。相信很多外國人在日本求職過程中,對於職缺資訊中出現的「求める人物像」一欄並不陌生,我們可以理解為該職缺期待求職者需具備的人格特質。然而,你是否已經讀懂日本企業所要求的人物像了呢 ? 外語能力強等於擅長溝通 ? 日文中的「素直」具體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本篇將帶你深入解析日本企業的調查,並分享你應該知道日本企業所重視的人物像有哪些 !
本篇你可以學到
・日本企業注重的人物像有哪些?
・常見的人物像解析與說明
日本企業注重的人物像有哪些 ?
根據日本帝國數據銀行(帝国データバンク)的調查,日本企業在招募時重視的人格特質結果如下圖。我們可以得知在所有常見的人物像選項中「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が高い」與「意欲的である」這兩種人物像位居一二 。其他由高至低分別為「素直である」、「真面目、または誠実な人柄」以及「明るい性格である」。
若我們進一步區分企業主要的招募對象 (社會新鮮人與中途轉職者),可以發現看重的人格特質也會有程度上的不同。如下圖 。
企業看重社會新鮮人是否具有「成長性」;中途轉職者則更著重於「信用與專業技能」
由上圖可以得知,招募新鮮人為主的企業比招募中途轉職者為主的企業高出了 5% 以上的人物像有「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が高い」與「精神的にたくましい」兩項;而「真面目、または誠実な人柄である」與「専門的なスキルを持っている」兩項的比例則是招募中途轉職者為主的企業比例高出了許多。
根據幾間招募新鮮人為主的企業回饋 :
「由於新鮮人需要累積工作經驗與取得相關工作資格,希望他們能夠具備與前輩們虛心請教的溝通能力」(一般土木建築業者)
「良好的體力與意志力堅強的人更能在職場中經得住考驗」(食品製造業者)
我們可以得知,對於社會新鮮人企業主要關注未來發展的潛力,重視「具備高溝通能力」與「韌性高」等基本能力與素質,反映出企業以培養新人為前提的立場,希望透過職場幫助新鮮人成長。
另一方面,根據招募中途轉職者的企業回饋 :
「若要招募軟體技術開發人員,畢竟招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培訓才能符合公司的生產效益,無論如何還是得尋找已具有相關工作經驗與技能的人才才行。」(軟體開發委託相關業者)
「為發掘顧客真正的需求,比起單純的說話技巧,更重要的是以人品真誠地與對方建立信任關係。」(工業藥品製造業者)
以上我們可以得知,對於中途轉職者企業則更強調即戰力,特別是「誠實可靠的人格」以及「專業技能」的重要性。這是因為企業需要立即投入工作並提高生產力的經驗豐富人才,以滿足特定業務的需求。
資料來源 : TDB Economic Online 特別企画調査【企業が求める人材像アンケート】https://www.tdb-di.com/special-planning-survey/oq20220912.ph
常見的人物像解析與說明
從上面的調查可以得知無論招募對象為新鮮人抑或是中途轉職者,企業普遍最看重的人物像為「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が高い」,上面然而認為具備外語能力等同於具有溝通能力的求職者並不少見,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準備前往日本求職的你對於人物像的理解是否已經理解到位了呢 ?
以下讓我們來列舉一些常見的人物像與迷思,幫助我們確認自己是否符合面試官心中所認可的理想人選吧~
一、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語学力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可以理解成溝通能力;而「語学力(ごがくりょく)」則可以理解為對某一種語言的熟悉程度。儘管具有優秀的外語能力與外國人士溝通上可以更加順利,然而兩者在概念上並非完全相同。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
能夠有效與他人交換信息、表達想法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一個具備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的人,需要同時兼具以下五種能力 :
①伝える力:向他人表達與說明的能力。能夠傳達已知的資訊,並清楚說明概念。
②傾聴力(けいちょうりょく):傾聽他人的能力。能夠理解他人所傳達或說明的資訊。
③質問力(しつもんりょく):詢問問題的能力。透過適當的提問來釐清問題的本質,或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④感情コントロール:控制情緒的能力。溝通過程中能保持冷靜,不讓個人情緒模糊焦點。
⑤相互理解(そうごりかい):可以理解他人提出不同的論點,進行交流的能力。
—-----------
語学力(ごがくりょく) :
對於某種語言的運用能力、熟悉程度。包含詞彙量、文法、聽力、閱讀、寫作、口說能力等等。EX: TOEIC 990 分、具備英日文翻譯相關工作經驗、文法與語調非常到位等。
一位語言程度高的人,若缺乏相對應的溝通能力,可能會表達過於生硬或無法引起共鳴;反之一位語言能力有限的人,若擁有強大的溝通能力,依然能成功建立連結並解決問題。理想情況下語言能力與溝通能力應相輔相成,確保團隊傳遞資訊更具效果與影響力 !
舉例 :
「在社團活動策劃中,我們對活動內容有不同意見。為解決分歧,我試著召開了一次會議,讓每個人依序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將大家的意見歸納成幾個可行方案,最後透過討論選出最佳方案。活動最終大受好評。」
顯示出能平衡各方意見,促進合作,並嘗試溝通解決衝突的能力。
二、意欲とは?
「意欲(いよく)」可理解成一個人對於某事物的熱情、積極進取的態度,在企業期待新鮮人需具備的人格特質中非常常見。但如何讓企業知道自己應徵該職缺的「意欲」呢 ?
在面試或履歷上展現該特質的關鍵在於 :
- 展示自己的充足準備和行動力
- 提供具體的例子,說明過去如何主動應對挑戰
- 明確表達對該公司和職位的興趣,以及未來貢獻的計畫
一個具有「意欲的(いよくてき)である」特質的求職者,意味著這樣的人選能夠為企業帶來長期價值的潛力,特別是企業錄用新鮮人與否的考量之一。由於新鮮人通常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因此是否具有學習熱情和主動探索的態度成為了關鍵。這種主動積極的態度不僅能彌補經驗上的不足,還能為企業帶來創造力和發展潛力。因此,企業在招募時格外重視這一點,希望找到願意投入、能驅動自我的人才來共同實現目標。
舉例 :
「在大學期間參加了學校的科技競賽,並主動提議用最新的AI技術改進我們的項目。雖然我最初對該技術不熟悉,但我花了三個月自學程式設計,最終成功提升了我們項目的準確性,並獲得了團隊最佳表現獎。」
展示出在面對新事物時的主動性和自我學習的能力,符合企業對積極態度的期望。
三、素直とは?素直さ≠従順さ
「素直(すなお)」在中文裡沒有詞彙可以精準取代,我們可以理解成凡事皆以虛心直率的態度來面對,像小孩般不帶有任何主觀的偏見與想法接觸新的人事物。與「意欲的である」一樣,是企業招募新鮮人看重的特質之一。
在面試或履歷上展現該特質的關鍵在於 :
- 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與錯誤,並展現改進的行動。
- 表現對學習與建議的開放態度,包括面試過程中即時的回應。
- 分享具體經驗,讓面試官看到你如何在過去的情境中展現謙虛與成長。
很多人會將「素直(すなお)」與「従順(じゅうじゅん)」混為一談,然而兩者在職場上的特徵與表現卻大不相同。
「素直」:虛心誠懇的學習態度,知錯能改,對於未知的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具有成長的空間。
「従順」:單純聽從命令與指示,不帶有個人的意識。
儘管兩者皆能高度接受他人的意見與建議,執行指令。然而在職場上企業會更看重個人的「素直さ」,因為一個保有「素直さ」的人既能體現對他人的尊重,又能保持自我的主動性和靈活度。而只有「従順さ」的人容易缺乏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限制長期發展的可能。
舉例 :
「在實習期間,上司曾指出我的報告內容雖然全面,但缺乏重點。當時我能夠虛心接受建議,並主動請教如何改進,最後學會了用圖表和簡短文字呈現重點資訊,成功提升了報告效率。」
說明自己如何坦然面對批評,並透過學習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結論
事先了解職缺與企業招募資訊是求職成功的關鍵 ! 由於每家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與期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徹底研究企業的業務方向、核心價值觀及職缺要求,結合自身的特質與能力來準備對策。這不僅助於自己匹配適合的工作,也能夠在面試中展現對企業的深刻理解與真誠態度,留下積極的好印象。
最後如有任何日文履歷優化、面試練習的需求,歡迎透過台灣邁那比的服務協助進行改良,幫助自己的整體表現更加分 !
本篇文章由『Taiwan Mynavi』撰寫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